由此引起许多企业的感叹,媒体不好惹。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有必要对媒介正本清源了。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媒体把报刊卖给读者,媒体的价值转换就完成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发行只是媒体的第一次销售,它还必须通过第二次销售才能完全实现它的价值交换。
同普通意义上的产品只通过一次销售就可以实现它的价值转换不同(比如,我们的代理商希望我们发货,但必须先打款到我们的帐户,通过这么一次销售我们就可实现价值交换),媒体的产品必须通过两次销售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即:媒体必须先把它卖给他们的读者,把前期所有的采编等价值附加在读者身上,然后才能形成一件完整的产品,再通过出售他们的读者群给企业(广告主),到这个时候他的价值才算实现了。这就是目前最流行也最有生命力的媒体“二次销售”理论。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各大媒体原先所具有的垄断优势已经被打破,没有哪一种媒体可以强迫受众接受,即使是电视台,人们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国内几个地方卫视敢于与央视抗衡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媒介也必须挖空心思来争取受众,只有将受众争取来了她才有卖给广告主的资格,这对报纸而言是发行量,电视就是收视率了。因为二次销售理论提示我们广告主购买的并不是版面或时段,而是受众的注意力。媒体要为生产产品(即打造定位读者群)而采购原料(表现为新闻、事件或素材等)。其实我们只要一打开综合性媒体就知道,很多的媒体都有证券、财经、经济新闻等专刊版面。这些版面上的内容和信息从何而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来自企业。因此,凡是同媒体打交道能够游刃有余的企业,都非常精明地利用这一点,让媒体做他们的免费宣传。
因此我要提醒您,管理好媒体,那绝非选择报纸版面这么简单。良好的媒体公关起到的作用不会弱于单纯的广告。最典型的当数“三株”,当媒体曝光湖南常德某位老人因服用三株口服液而致死事件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报纸纷纷转载,三株公司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对媒体作出回应,导致公司破产。而同样是饮用口服液致死事件,娃哈哈表现的却非常镇定和老道。当得知媒体即将曝光时,其老总亲自出马,与媒体沟通,动用了一些“手腕”,最后将事件平息。
媒介是把双刃剑,这是业界的共识,媒体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也会变成你的敌人,而且是致命的。如何做好媒介公关,就是引导与维护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投资者关系,甚至是消费者关系,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并且以客观的立场,用消费者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品牌的传播。尤其在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利用一切资源,把事情和声音引导到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来。这其中有很多的技巧,新焦点公司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以做交流。
首先,加强沟通
人们经常说一个人势利就是对人现用现交,不用不理,这样的关系到了关键时候恐怕现交也是没有用的。对媒体也是一样。经常性的感情联络,信息沟通,会使关系极为润滑,很多事情都可以水到渠成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媒体会对企业有着足够的了解,自然就会少了很多误解。你要知道,新闻无大小,小事有可能会变成大事,大事也会变成小事。在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传播出去的事将无法挽回。如果媒体对企业很了解,在发布新闻的时候就会对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予以舍弃,或与企业及时沟通,免去很多麻烦。
其次,对外公关的人员固定,最好是一个人
我们都知道各国政府设有新闻发言人,这个人专门应付媒体采访的发布新闻的,其他人等一律不允许随便接受采访和发表言论。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对外的声音一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也要恰如其分。媒体是很敏感的,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抓住把柄,后悔都来不及了。另外,固定为一个人也意味着关系的稳固和持续性。在中国,公事都可以私办的,以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与媒体的重要人物交上了朋友,事情就更好解决了。有些原则上的问题甚至可以靠面子来疏通。
最后,善于制造新闻,塑造企业形象
仅仅靠联络感情是不够的,企业发展乏力,新闻报道空洞无物,媒体也会与您疏远的,正如上文所述,媒体是需要原材料的,越是猛料越能够吸引他们。公关是要善于挖掘企业内部资源,有着记者一样的新闻敏感和职业嗅觉。千万不要发一些年产多少吨,完成多少利润,又向国家上交了多少利税,或者扶危济困等等类似的读者不感冒的所谓新闻。在经济报刊上发企业的新营销思路,市场业绩,在休闲晚报类刊物上发能展示企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的文章等等还是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当年海尔的张瑞敏当众砸次品冰箱的事件就是很好的新闻,至今令人津津乐道。有了好新闻,媒体会主动来为你炒作,既是最好的软广告,又促进了与媒体的关系。
Copyright 2009-2020 版权所有-北京华禧迈高公关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55157号-6